貫穿廣州新中軸線的APM線研究增購新車,線路按3節車廂設計建設,開通13年來一直使用2節車廂的列車。如今面臨運力即將不足等問題,列車增購及配套工程的項目建議書、工程可行性報告委托編制項目已啟動公開比選。市民建議線路進一步延伸,據了解在建的嶺南廣場地鐵站已為其預留位置。
(相關資料圖)
即將運力不足,部分設備設計壽命到限
APM線全長約4公里,由林和西至廣州塔,貫穿城市新中軸線。招標公告指,線路于2010年開通,即將面臨運力不足、部分設備設計壽命到限等多項問題,嚴重制約APM線可持續運營,擬開展車輛增購及配套工程相關工作。為此,APM線車輛增購及配套工程項目建議書、工程可行性報告委托編制項目啟動公開比選。
到底增購多少車?招標公告提到,項目建議書、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,需要包括客流預測報告,客流預測報告須為增購車輛數量提供支撐依據,分析項目必要性、項目是否可行,評估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,提出可行的建設方案及投資估算,為APM線車輛增購及配套工程項目提供設計基礎,為項目投資提供決策支持意見。招標要求,項目建議書編制在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完成,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需在項目建議書獲得批復后30日內完成。
目前采用2節車廂列車,可擴容至3節
APM線客流預測為開通初期日均5萬人次,但早年客流持續未達預期。2018年,線路日均客流量4.9萬人次,達到初期預測值。今年來,地鐵線網客流顯著回升。APM線在客流高峰期有時出現始發站已接近滿員的情況,線路運力將面臨瓶頸。
APM線按照3節車廂編組的容量建設,考慮到初期客流量較低,因此當年配置2節編組的列車。未來購買新車后,如果改用3節編組的列車,每趟車的運力可比目前提升50%。另外,線路目前僅有7列車,等候時間偏長,隨著列車增購,行車間隔有望壓縮。
地鐵嶺南廣場站已為APM線延伸“留座”
APM線曾出現南延的規劃,但一直沒有明朗方案。根據此前南中軸線的交通規劃,嶺南廣場地下將有APM南延線穿行。隨著位于嶺南廣場的廣州藝術博物院(廣州美術館)新館今年下半年開門迎客,廣州塔南廣場明年6月開業,線路延伸的實施條件逐漸成熟。記者了解到,在建的地鐵嶺南廣場站(工程名)已經預留APM線列車穿過的條件,與地鐵12號線站廳同層布置。
嶺南廣場之后,線路如何延伸?有市民建議繼續南延至客村(3、8號線換乘站)或赤崗(8、12、19號線換乘站),接駁更多地鐵線路,分流3號線;也有市民提議往東延伸至琶洲西區,目前,琶洲西區還有大量寫字樓未投入使用,高峰期周邊道路已頗為擁堵,片區內雖規劃有多條地鐵、城際經過,但都集中在磨碟沙設站,覆蓋面有限。
文、圖/廣州日報·新花城記者:李天研廣州日報·新花城編輯 張映武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Rex_25